哲学导论-概念与概念框架

哲学导论-概念与概念框架

Timber 705 2022-07-22

概念

知识的类型

  • 经验知识:指基于经验的知识(无论是基于你自己的经验还是他人的观察和实验),比如“芝加哥今天的气温是17度”。

  • 先验经验:指独立于(“先于”)任何特殊经验的知识,比如“2+3=5”或“A+B=B+A”。

较之“狗”这个经验概念,“数”这一先验概念引发了困难得多的问题。一般来说,哲学所关注的其实正是这些最困难的概念。由于哲学概念是抽象的,它们的含义可能会为各种不同的意见留有广阔的余地,比如“好人”的概念和“好的生活”的概念似乎对于不同的人有着非常不同的含义。

哲学的领域

  • 形而上学:关于实在以及万物最终本性的理论。形而上学的目标是形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全面而整体的世界现。形而上学中有一个有时被称为本体论的部分,它所研究的是“存在”,试图依次列出构成宇宙中不同种类的实体的优先性。

  • 伦理学:对善恶对错的研究,对“好的生活”的寻求,以及对道德原理和准则的辨护,所以它有时又被称为道德哲学,尽管这实际上只是伦理学的丰富内容的一部分。

  • 认识论:对知识的研究,包括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样知道某种事物的?”以及“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

  • 逻辑(或哲学逻辑):对合理思维和好的论证的形式结构的研究。

  • 宗教哲学(或哲学神学):对宗教、宗教的本质、神圣事物的本质以及相信(或不相信)上帝存在的各种理由的哲学探究。

  • 政治(或社会政治)哲学: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与本质的研究,试图构想出理想社会的样子,并在我们自己的社会中实践某些观念和改革以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

  • 美学(或艺术哲学):对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体验的研究,包括对“美”、“表现”等概念的理解。

概念框架

这些包容一切的图景和视角是我们最终的概念框架,即我们用来“框定”和组织所有其他更为具体的概念的那些最抽象的概念。

从一种更具实践性的眼光来看,所谓“概念框架”也可以被当作一套价值和一种审视生活的方式,或者用现代的话来说,可以被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把侧重点放在政治与社会,那么这种东西可被称为意识形态——一套关于社会本质以及我们在其中所扮演的政治角色的观念。

如果把侧重点更多地转向历史角度,我们会发现,历史学家们有时把同一种东西称为思想气候

把侧重点从赋予世界以形式的概念移开,而去强调由这种东西所得出的对世界的看法,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通俗的哲学术语——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