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论证
定义
演绎论证有时可以这样来定义:一条最终陈述(或结论)的真完全由初始陈述(前提)的真来保证。
三段论
所有哲学家都是智慧的。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
因此,苏格拉底是智慧的。
在这种论证中,重要的是论证的形式:
所有的P都是Q。
S是P。
因此,S是Q。
当一则演绎论证严格按照这种形式进行时,我们就说它是演绎有效的或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
即使前提和结论都是假的,该论证也可能是有效的。
所有的牛都是紫色的。
苏格拉底是牛。
因此,苏格拉底是紫色的。
论证的合理性
-
如果一则论证既是有效的,前提又是真的(换句话说,它是一则好的论证),那么该论证就被称为合理的。
-
如果一则论证的前提为假,或者其本身是无效的,那么该论证就被称为不合理的(一则坏的演绎论证)。
因此,一则好的演绎论证应当具备如下两条本质特征:
1.它是有效论证。
2.它的前提为真。
归纳论证
定义
而对于归纳论证来说,即使前提为真,结论也未必为真。归纳论证最常见的形式是由若干个别事例出发进行概括。
概括
我们注意到每一只前齿锐利的动物都食肉,于是就下结论说,所有前齿锐利的动物都食肉。
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
- 演绎逻辑保证,只要前提为真,结论就为真。
例子:如果某件事要么M做了,要么S做了,我们知道当时M还在狱中,所以一定是S做了(前提:“如果某件事要么M做了,要么S做了”以及“M当时还在狱中”)。
- 归纳逻辑并不能保证其结论为真,而只能使我们认为结论(较之其他可能的结论)更合理一些。
例子:这支烟斗的种类与他用的一致,这里的脚印也与他的鞋子相吻合,案件发生前仅一小时,有人看见他正在附近,并且听到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要对她进行报复。”从这些证据来看,似乎只有认定他有罪才能最好地解释这些事实。
假说
归纳论证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假说,即一个实验应当予以证实或否证的陈述。
其实不仅是在科学中,我们已经知道或希望知道的每一件事情几乎都要依赖于假说和归纳论证,从早上寻找车钥匙(“我确信把它放在书本旁边了”)到对空间中黑洞的存在与性质的思考,所有情况莫不如此。